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周年: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

发布日期:2019-09-09 00:00
浏览次数:251

原标题: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写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周年之际④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将沿线国家民众的命运紧密相连,为惠及民生福祉不断作出新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将各国联系起来,为各方输送养料,为当地带去福祉和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昔日的小渔港瓜达尔港成为巴基斯坦新的“海上明珠”;印尼小餐馆老板玛尔塔抓住中企建设青山工业园区的商机,短短4年里将生意规模扩大10倍;埃塞俄比亚的放牛娃特沃尔德跟着亚吉铁路建设做工程承包,成为带动当地就业的企业主……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安居乐业不断带来沉甸甸的获得感。吉布提外长优素福说:“‘一带一路’建设将各国联系起来,为各方输送养料,为当地带去福祉和发展。”

  布隆迪农民恩达伊克基通过向中国农业专家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成为励志创业典型。他说:“是中国专家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走出贫困,立身立业,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恩达伊克基所在的村子曾创下非洲水稻的高产纪录。当地农户自从参与中国援布杂交水稻示范项目,收入增长了好几倍。目前,杂交水稻已在非洲、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点种植,2017年在中国以外区域总种植面积700多万公顷。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的核心区有一个居住着30多户人家的小牛村。入驻的中企为了不打扰村民生活,将村子周边的原始森林也原样保留下来,还为小牛村改善用水、修建马路。“中国人是好朋友!”路修好了,村里最年长的塔季扬娜老人专门送来一筐自家种的草莓。她看着崭新的柏油路欣喜地流泪:“我们终于告别了一脚水、一脚泥的日子。”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同时也刺激贸易发展,加速人才流动,从而深化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帮助相关国家改善民生,为几十亿人口之间更广泛的合作创造更多机会,构建长期的互联互通和相互依存,是持久和平的真正推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共建“一带一路”始终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中东,中企参与埃及“国家水井项目”,为其扩大耕地面积、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埃及《祖国报》评论,“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民生、基建、教育、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为埃及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在非洲,“万村通”卫星电视项目给普通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加强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乌干达教育和体育部长珍妮特·穆塞韦尼深情地说,偏远地区民众拥有电视就像装上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在亚洲,中企为缅甸建电厂、架起“北电南送”的通道。孟邦小山村的居民用上了冰箱、电视,路灯照亮了漆黑的夜晚。缅甸国务资政、缅甸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领导委员会主席昂山素季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本地区,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更多福祉。

  3个“100”(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的小微型民生援助项目,凸显共建“一带一路”着眼细微、注重实效:中方实施“幸福家园”项目,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基本教育、技能培训、农业生产、社区发展水平等;通过“爱心助困”项目,为有关国家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和救助;通过“康复助医”项目,与有关国家加强传染病的联防联控,加强传统医药联合研究,提升“健康命运共同体”合作水平。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眼科医生数量少、白内障手术技术落后,远不能满足当地患者需求,很多原本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的患者不得不在黑暗中度过余生。不久前,“一带一路·光明行”援外医疗队再次抵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阿勒坦其其格成为当地符合手术指征并接受免费手术的95名白内障患者之一。当纱布揭开,阿勒坦其其格热泪盈眶:“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说:“‘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有助于释放民众个人的创新潜能。”吉布提总统盖莱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独一无二的,将促进国际发展合作,为建设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在新时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6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合作内涵更加包容,合作基础更加扎实。

  今年4月,“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在人民日报社召开。沿线各国主流媒体合力打造资讯共享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媒体传播平台。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执行主席伊克博·瑟维说,新闻合作联盟为参与国家和民众提供了平等对话、相互启迪的平台。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强化国家间人文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人文内涵。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持。中国积极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赢得广泛赞誉。

  沙特阿拉伯塞林港曾是丝路要津,后来湮没在漫漫荒漠中。2018年,中沙组成联合考古队。队员们克服恶劣条件,结合利用传统田野考古方法与现代技术,最终确认该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处贸易港口遗址。塞林港遗址向世人展示着源远流长的中阿文明交流史,见证传统友谊焕发新光。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说:“我们这个星球之美、人类文明之美,在于对话。开放、对话和相互学习的艺术为各国提供了通往和谐与和平的道路。感谢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弘扬,相信这将促进各国加深理解、深化合作。”智利总统皮涅拉说:“‘一带一路’倡议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在新时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站在新的起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凝聚起促进各国民生福祉的更磅礴力量,描绘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美好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管克江、颜欢、曲颂、吕强、丁雪真、景玥、徐伟、赵益普、朱东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