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柿”之秋 多“石”知秋

发布日期:2024-11-19 15:48
浏览次数:183

“柿”之秋 “石”知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柿子黄了、山楂红了,大家可以一饱口福了。可吃多了也会“惹祸”上身,有些人会收获一枚特殊的“石头”,那就是——柿石。

图片1.png

进食柿子后,特别是空腹进食较多未完全成熟、未去皮的柿子,柿子中的鞣酸在在胃酸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这是一种分子大、不溶于水,也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沉淀物。当胃里胃酸较多时,鞣酸蛋白还会和食物中的果胶、纤维素等结合,把柿皮、柿核粘在一起,在胃内迅速形成石块一样的硬物,也就是常说的柿石症

每年消化内镜的医生都会接诊很多这样的病人,她们甚至开玩笑:“即使不知道季节,只要胃石的病人多了就知道秋天到了”。柿石长期停留于胃中,既不能被消化,又因为体积过大,而不能被排入肠中,在胃中不断摩擦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胃出血、胃穿孔。有的柿石还会堵塞肠道,引起肠梗阻。同时,肠道蠕动,肠粘膜和柿石反复摩擦也会引起粘膜出血、甚至穿孔,造成腹腔感染,病人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厌食等症状。

怎样才能避免“胃柿石”的发生呢?

一、减量少食餐后食用更健康

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所以空腹时不宜吃柿子,在非空腹的情况下,成人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两个,老人、小孩以及胃肠不好的人,最好每天不要食用超过一个柿子。最好的食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这时候柿子中的鞣酸也不会与其他饮食中的高蛋白相遇,减少了形成胃石的可能。

二、饮食搭配要注意

柿子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牛奶等一起吃。这些高蛋白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形成结石。

三、最好不吃柿皮

柿子中的鞣酸大多集中在皮上,即使在脱涩处理后,也不能把皮中的鞣酸全部脱尽,所以吃柿子时最好要去皮。

图片2.png

那如果得了胃柿石症,该如何治疗呢?

一、药物治疗。若较小且松软的胃柿石,可服用碳酸氢钠改变胃内酸性环境,使胃石松软、溶解、变小;加用胃动力药物提高胃动力,促进其自然排出。图片3.png

二、内镜下碎石。若为较大且外壳坚硬的胃柿石,可行内镜下胃结石碎石术或取石术。碎石后不需特殊处理,建议进食少渣饮食3天,1周后复查;若合并胃炎、溃疡病者,则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药物等相应治疗。

图片4.png

三、外科手术治疗

胃结石较大、坚硬难溶,经内科治疗、内镜下碎石、微波或冲击波等治疗未能奏效,或并发较严重胃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者,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公共卫生科  阴秀丽


  打印